哈佛演讲--北大是世界最老的“大学”

 商学院     |      2018-05-09 10:35

从1936年以后,是否应该把北大认祖归宗追溯到汉朝的太学,就在胡适的心中天人交战着 。1946年3月3日,在回国就任北大校长前夕,胡适写了一封信给夏魄司仪器公司总裁,谢谢他赠送北大一部研究仪器 。胡适告诉夏魄司(P 。T 。Sharples)先生,他和李国钦都把北大的英文名称写错了 。李国钦是夏魄司的朋友,夏魄司赠送北大仪器,就是通过李国钦的关系 。胡适在信尾说:

我注意到你和国钦在称呼敝校的时候,都有点小过失 。北京在1928年改称北平,但国立北京大学——它可以追溯到1898年中国所设立的最早的国立大学[京师大学堂]——保存了它原来的名字 。所以,它仍然名为北平的北京大学[注:其实哈佛大学三百年庆的官方纪录也称北京大学为北平大学] 。

值得玩味的是,北京的“胡适档案”里藏有这封信的稿本 。同样这句话,胡适在稿本里说的是:“但国立北京大学——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4年中国所设立的最早的国立大学[注:即太学]——保存了它原来的名字 。所以,它仍然名为北平的北京大学 。”

北大该不应认汉朝的“太学”为祖,让自己酿玉成世界最老的学府呢 ?胡适当了校长以后,照旧左右摇摆 。1948年12月13日,他为纪念校庆而写了一篇《北京大学五十周年》 。在这篇文章里,他先夸称北大可以说是全世界

最老的大学:

我曾说过,北京大学是历代的“太学”的正式继续者,如北大真想用年岁来压倒人,他可以追溯“太学”起于汉武帝元朔五年(西历纪元前124年)公孙弘奏请为博士设门生员五十人 。那是历史上可信的“太学”的起源,到今年是两千零七十二年了 。这就比世界上任何大学都年高了!

可是,胡适接着说,北大有志气,不肯意用祖宗的余荫来长自己的威风:

但北京大学向来不肯意认可是汉武帝以来的太学的继续人,不肯意卖弄那两千多年的高寿 。自从我到了北大之后,我记得民国十二年(1923)北大纪念二十五周年,廿七年纪念四十周年,都是认可戊戌年[即1898年]是建立之年(北大也可以追溯到同治初年同文馆的设立,那也可以把校史拉长二十多年 。但北大似乎有个坚定的遗规,只认可戊戌年“大学堂”的设立是北大历史的开始) 。这个小弟弟年纪虽不大,着实有点志气!

 

北大的历史应该从公元前124年算起,照旧从1898年算起,这虽然不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 。如果我们能追问胡适,他一定会嗣魅这只是聊备一格的笑谈罢了,就似乎我们偶尔会去想象或希冀:“历史不是那样演变的话,现在当如何 ?”真正值得我们去追问的,是胡适为什么会一再提出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。这是年轻的胡适、特别是成为北大一员以前的胡适连想都不会去想的问题 ;痪浠八,胡适变了 。

 

胡适变了,因为他钟情于北京,更钟情于北大 。他1957年6月4日在纽约所立的遗嘱,就把他1948年12月留在北平的一百零二箱书籍与文件全都赠与北京大学 。也正由于胡适钟情于北大,等他成为北大的一分子以后,他对北大的看法也难免受到这个情分的熏染,而与他年轻的时候,能用“冷眼面对事实”(tough-mindedness)的态度而有微妙的差别 。这其中有感性的敬服与期许,也有理性的评断与反 ;有对其不可气候的怨怼,也有珍惜其系学术于不坠的孝敬 。虽然,这也跟人习以为常、比上缺乏比下有余的惰性有关 。